一轮“黑色”狂潮,正在席卷中国的大宗商品界。
根据
无锡冷拔管检测员检测的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1-10日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中,黑色金属和煤炭类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全线上涨,显示出随着去产能的推进,煤钢市场回暖,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根据wind数据,统计了已公布三季度财报的80家煤炭钢铁企业盈利情况,显示30家企业的营业总收入同比有所增长。这远远超出去年的情况——去年全年仅有3家出现上涨。
此外,三季度共有56家企业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中35家增长率在100%以上,最高的上海能源(600508.SH)和冀中能源(000937.SZ)增长率分别达到4699%和1713%。
而2015年同期,上述80家煤钢上市公司却有40家亏损,最高的酒钢宏兴(600307.SH)亏损35亿,其次为重庆钢铁(601005.SH)和马钢股份(600808.SH),分别亏损32亿和28亿。
不过,虽然两个行业的利润都实现恢复性上涨,但透过多家煤炭、钢铁上市企业披露的三季度财报发现,各自的业绩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今年以来,大型煤钢企业盈利能力普遍转好。前三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5.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7倍。而在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排名前十的煤钢行业上市公司中,9家企业净利润实现增长。在去年全年的排名中,仅有3家企业净利润实现增长。
据
无锡冷拔管检测员
从利润增速来看,今年以来整个煤炭钢铁行业都在加快。一季度利润增长的企业有31家,上半年有47家,三季度达到56家,其中增速超过一倍的企业有35家,超十倍的企业有两家,为冀中能源和上海能源。
其中,冀中能源在三季度获得快速增长,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112万元,增速从上半年的43.5%暴涨至4699.3%,一跃成为利润增长最快的企业。反观去年全年,冀中能源共获利3.5亿元,增速为1343.4%。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速,随着四季度进入用煤高峰期,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大,企业的利润增速还将进一步扩大。
上海能源则在今年上半年一改去年净利润负增长的颓势,实现了2269.7%的增长,三季度稍有回落,实现1713%的增速。在统计的80家煤炭、钢铁上市企业中,今年前三季度共有25家企业扭亏为盈,煤炭企业8家、钢铁企业17家。而在2015全年,扭亏为盈的企业仅有6家。
在这25家企业中,马钢股份和陕西煤业(601225.SH)表现抢眼。马钢股份从去年同期亏损28亿元之巨,扭转为今年前三季度盈利7.7亿元,陕西煤业从去年同期亏损14亿元,到今年前三季度盈利16.6亿元。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现,马钢股份作为安徽最大的钢铁国有企业马钢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去产能力度很大。据
无锡冷拔管检测员指出,
去年四季度以来,马钢集团已安全平稳关停马钢(合肥)公司全部钢铁冶炼产线,在今年上半年就实现业绩扭亏。
上述两个企业的扭亏都得益于去产能的推进,马钢集团去年就开始经历去产能的“阵痛”,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成本。陕西煤业也得益于煤价上涨的利好因素。但如果对比钢铁和煤炭企业的盈利情况就会发现,随着煤价的暴涨,整个钢铁行业的获利空间正在受到挤压。
如果将煤炭、钢铁两个行业分开来看,在已发布三季度财报的34家煤炭上市企业中,19家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出现上涨,最高涨幅达到4699.33%。相比2015年全年仅有3家企业利润上涨、最高涨幅为105.5%的情况,今年煤炭行业的利润实现了高速增长,其根本原因是煤炭价格的上涨。
据
无锡冷拔管检测员分析
的数据显示,11月1日-10日,除无烟煤以外,煤炭系列的价格同比涨幅均在50%以上。其中,焦炭价格涨幅最大,从去年同期641.2元/吨上涨为1769.8元/吨,涨幅高达176%,焦煤价格也比去年同期上涨接近一倍。
造成上述煤炭、钢铁产业联动出现异常的原因,主要是供给侧改革下二者去产能的不同步。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煤、钢供需错配,是造成煤、钢企业盈利差距的主要因素。
随着年前进入用煤高峰期,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大,尽管少数地方可有序增加产能释放,但煤炭价格恐难降,煤炭企业的盈利能力将有进一步扩大空间。且由于近期钢价上涨使得钢企减产动力减弱,短期内钢铁行业供需缺口也仍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