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章来源:无锡市苏桥特种钢管有限公司http://www.wxsqllg.com | |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由老军人李景湖亲属捐赠的两枚子弹头近日被河北省高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列入革命文物清单。谈及这一“特殊”文物的收藏,工作人员表示:不仅仅由于这两枚弹头来自抗美援朝战场,更因为其在一位老军人体内“陪伴”他走过了近70年“传奇”人生。 9月2日,95岁的李景湖在北京病逝。9月4日,北京市东郊殡仪馆工作人员在收集老人骨灰时,发现了这两枚弹头:一枚在头部位置,一枚在腰部位置。“笔筒形状,直上直下,豇豆大小。”李景湖的大女儿李甦告诉记者。 李景湖13岁时在故乡高阳加入革命队伍,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老人的《革命伤残人员评残检评登记表》显示,1953年7月他曾在朝鲜坪山南村战斗中负伤致残。填写于1958年的《军官退出现役申请报告表》则记录,李景湖“健康状况”为“头疼”“右手及右脚各负伤一次,已残疾。” 由于频频感觉头部不适,直到2001年家人带李景湖作CT检查时才发现大脑中的这个“金属异物”。父亲体内的弹头令李甦对战争中的“枪林弹雨”有了最真切感受。二女儿李文新也曾参军入伍,她对父亲始终不变的“军人本色”最为敬佩。“他70来岁时腰里起了一串泡,人前没喊过一声;头上碰了一寸多长的口子,缝了7针,只在消毒时‘哼’了一下……” 在整理遗物时,上世纪六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捐款的信件、82岁时担任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照片陆续被家人发现。外孙张硕鹏为此感叹:“从13岁进入革命队伍的那一刻,为国家民族分忧,就成为老人家的一种自觉。”让这个80后感觉最为“传奇”的是,即便近几年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困扰,年过九旬的李景湖依然能一句不落地唱完整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早在抗美援朝时,李景湖就曾出现在作家魏巍笔下。担任所在师通讯科长的他曾陪同魏巍采访,这段经历也被魏巍写进作品《挤垮它》,后收入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弘扬好!”参加捐赠仪式的高阳县文广旅局副局长王争鸣表示:“英雄已逝,精神长存!”他希望,这两枚弹片能穿越历史风云,通过老军人李景湖的半生戎马和一生传奇,引发大众继续思考近70年前的那个著名命题:谁是最可爱的人? |
|
本网站(http://www.wxsqllg.com)刊载的抗美援朝老军人去世 骨灰中发现两枚弹头等版权均属于无锡市苏桥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未经http://www.wxsqllg.com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本网站抗美援朝老军人去世 骨灰中发现两枚弹头如原作者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谢谢合作。 | |
本文网址: | |
|
|
联系我们
无锡市苏桥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电 话:0510-85362028
传 真:0510-85360795
邮 箱:13921511156@163.com
销售经理:13921511156
联 系 人:王经理 桑经理 豆经理
地 址:无锡市惠山区
生产车间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