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无锡冷拔钢管检测员得知消息指出,今年以来,国务院和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出台多个文件,旨在进一步推动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在最近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祝树民表示,将从多个方面督导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间接融资主渠道作用,持续改善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推动小微企业整体融资成本下降。
据
无锡冷拔钢管检测员表示,记者近日在多地调研发现,地方层面正在“因地制宜”落实相关政策。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政府和地方银保监局纷纷祭出实招,包括搭设互联网平台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落地联合会商帮扶机制推动银行间信息共享,以及建立监测评价体系精准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等。
搭设平台破除信息壁垒
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难题,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不了解,对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和信用水平更不了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强化融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民营企业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充分等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健全优化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信息对接机制,已经成为不少地方化解小微和民企融资难题的重要抓手。
据
无锡冷拔钢管市场调查员调查了解,苏州市搭建了全方位的服务小微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通金融机构资金与企业融资需求之间的“梗阻”。苏州银行负责承建平台系统实施工作,据苏州银行董事长王兰凤介绍,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其中,线上模式为企业提供了发布融资需求的渠道,使金融机构能快速获取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并启动对接,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发布相关金融产品的渠道,使企业能方便搜索符合自己需求的金融产品。
数据显示,目前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已有61家金融机构入驻。截至2019年3月,该平台已累计解决融资需求37615项、金额约5830亿元,需求项目解决率84.31%,需求金额解决率97.04%。平台解决的融资需求中,2122家企业获得了约128亿元的“首贷”资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了切实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多地政府和地方监管部门探索多种方式,包括通过设立融资担保基金、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引导基金或信用保证基金等方式,健全地方增信体系,增加中小银行转贷资金规模等。
据
无锡冷拔钢管检测员表示,以苏州市为例,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和苏州银保监分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苏州市设立了10亿元信用保证基金,与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以65∶20∶15的比例共担风险,鼓励银行发放500万元以下的纯信用贷款。与此同时,苏州还建立了信用风险对冲资金池,对银行发放的单户500万元以下信用贷款,每年按新增放贷总额的5%进行奖励,奖励专项用于对冲风险、弥补损失。此外,苏州还设立了首期规模1亿元的投资联动引导基金,帮助企业获得债权加股权联动融资。
“融资担保是促进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之所以不愿意给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是因为其客观存在风险相对较高的情况,对于这类高风险的客户需要第三方尤其是政策性的金融机构来分担其风险。”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
无锡冷拔钢管市场调查员调查了解,在降低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方面,台州银保监分局正在推动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与中小法人银行合作,2019年计划增加转贷款60亿元,为中小法人银行提供了稳定资金来源,一方面防控了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也打通了政策性银行资金流向小微企业的通道。
此前银保监会发布的相关文件均提出,银行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增强贷款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以进一步增加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动力。记者在多地采访时也了解到,地方银保监局纷纷建立了相应的融资监测评价体系,引导资金流向小微和民营企业。
据
无锡冷拔钢管检测员指出,江苏银行常州分行行长蒋敏也表示,今年江苏银行针对民营企业出台了专门的经营考核指标。在他看来,价格是市场行为,不同企业拿到的资金成本存在差异,银行利润也在逐渐回归到市场平均水平。“客户经理只要按照规则去做,按照流程去做,即使有风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也都能够实施免责,这几年银行基层客户经理尽职免责的环境比前些年好得多。”蒋敏坦言。